本专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面向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打造适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认知实践、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才人培养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联动
构建“经济学+统计学+大数据科学”跨学科课程体系,开设《经济金融大数据分析》、《数字营销》、《平台经济与管理》、《数字化项目管理》等前沿课程,培养“懂数据、精运营、善决策”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学生在数字经济核心岗位(如产业数字化规划师、数据交易师)形成就业壁垒。
2.双导师课程,学术实践双驱
组建“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团队,为课程建设赋能。企业导师来自蓝源资本等行业头部企业,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术导师夯实理论根基,企业导师传导一线经验,打造"课堂即战场"的沉浸式培养生态。

为企业导师廖继勇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为企业导师曾昱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3.赛课相融合,双奖来赋能
将竞赛体系深度嵌入实验课程,实现"学-练-赛"无缝衔接。数字经济实验课程教学硬件软件环境优越,设有多个实训平台,各平台每年都会举行各大学科竞赛,带领学生通过竞赛检验实验成果,学生同时能获得学科竞赛的获奖证书,还能获得学校的学科竞赛奖励。

数字经济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职教师17人,企业导师2名。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3人,75%以上的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数字经济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是一支年龄层次合理、职称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大部分老师都参与完成多项课题的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数篇。数字经济专业教师风采:

李广明教授、院长、数字经济专业带头人
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李广明教授,数字经贸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原为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务、跨国企业管理、环境经济、产业生态、旅游经济等。从事的教研教改项目有: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2514079)-暨南大学-华侨城集团高端服务性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国家级教改项目-TXS景观设计工作室创业实践计划,广东省学科建设项目--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特色学科建设、深圳市科技创新委项目-燕晗智造创客实验室等。2014年,“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旅游管理学科多元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了近10项各级各类横向项目和科研项目,共有经费150多万以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1篇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出版专著1部《区域产业生态网络的经济研究》。

马林教授 李录堂教授

姚顺波教授 潘定教授

赵慧琴院长助理兼系主任、副教授 杜宇霞副教授

张百珍副教授 彭斌讲师

彭珍系副主任、讲师 许妙玲讲师
张勇讲师 武志勇博士

Dr. Aneela Qadir博士 赵若淇助教

廖继勇客座教授 曾昱客座教授
马林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曾任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负责人,大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大连培训中心副主任,大连民族大学专业硕士信息技术经济首席专家,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学方向首批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华商学院特聘教授,华商学院经济社会研究院理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和成果鉴定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6项,期中,重点项目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20多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获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民委和大连市等省部级2等、3等奖10多项。
李录堂教授公开出版专著3部,其中2014年完成的《双重保障型农地市场流转机制研究》属于本人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并在陕西蓝田董岭村等地建立试验点。累计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40多篇被CSSCI转载。主编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两次入选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规划教材。先后主持完成了世界银行项目“杨凌示范区农地流转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华农科教基金项目“农业企业化经营实证研究”、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支持问题研究”、“杨凌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科技部“十二五”农村科技支撑项目,2017-2018年宁陕、镇安回族镇科技帮扶等多项科研课题。1999年,获中华农科教基金会何康农业科研奖;200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02年,获陕西省学位委员会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8年,获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年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2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4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6年获陕西省MBA优秀教师;2015和2016年连续两次入选陕西品牌讲座长安讲坛主讲人,其中《西游记》中的管理学原理讲座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分中心录制成专题片播放。2014年和2017年,获杨陵区优秀政协委员。
姚顺波教授,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银发经济研究。2020-2023年连续4次获得爱思唯尔高被引中国学者,2023年进入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行业公益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研究、国际泥沙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等项目30多项。主编出版《现代企业管理学》《经济法教程》《现代管理学》等规划教材3部,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生态学报》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18篇;在《LAND USE POLICY》《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65篇,先后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

潘定教授:原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创新、AI创新管理、语义建模、知识图谱等。国家自科基金委、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工信委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电子商务教指委委员;数字广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被SCI、EI收录60多篇;学术专著3部;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3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2023年开始转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创新、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和教学。开设课程:本科生《智能商务》、《数字化运营管理》。MBA/MEM:《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与商务智能》。面向社会:《数字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赵慧琴,女,中共党员,数字经贸学院院长助理兼数字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2021年12月获得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称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现为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理事,被广东财经大学聘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主持及参与科教研项目共20多项,其中主持4项省部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发表论文17篇,其中2篇CSSCI论文,2篇CSTPCD核心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主编教材2部,以副主编参编教材5部。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70多项,其中有1项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特等奖的提名奖,2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广东省分赛一等奖,2次指导学生获获得挑战杯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2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统计建模大赛三等奖,3次获得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优秀企业命题论文奖。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我最喜爱的华商老师”称号、华商A类优才计划、华商优才计划二等奖、广东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学校“优秀教师”、科研优秀教师、建校十周年优秀教职工、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习强国学习标兵等,获得广东省本科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特等奖、校级标志性教学成果奖(数据处理技术与SPSS一流课程),学校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秀奖等。
杜宇霞,女,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在读,香港城市大学访学者。SCI论文2篇,英文普刊1篇,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省、市、厅级课题多项。指导学生参加ocale跨境电商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
张百珍,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主持广东省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1项、校级导师制项目1项。作为重要参与人参与财政厅、教育厅项目3项;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企业、政府横向课题3项。以主编身份出版《经济学类专业导论》教材一本。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abs3星《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SSCI一区《Global Finance Journal》、《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等核心论文10篇,其中一篇成为封面文章,发表教改论文若干。2023年获得广州华商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是主持人。指导学生申报广东省“攀登计划”大学生专项培育获得立项;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十五届“挑战杯”获得“三等奖”。2023年成为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专家。2023年担任SSCI一区期刊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匿名审稿人。
彭斌,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在神经认知学科的应用,在SCI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文章,曾获得广州市优秀人才奖。曾担任萍乡学院团委书记、广州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广药集团奇星药业副总经理、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广州金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兼总经理助理等职务,从事多年投、融资业务,主持多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
彭珍,女,讲师,湖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现任数字经济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服务贸易及数字贸易。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结算,宏/微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等课程,主持及参与项目多项。荣获广东省第九届“自觉爱国守法,潜心教书育人”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本科组三等奖,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荣获第四届(教师组)全国数字贸易技能大赛外经贸单证赛三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贸易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多次指导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获得本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第四届全国数字贸易技能大赛外经贸单证赛中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指导2024年度校级大创项目成功立项。指导学生获得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一等奖2项。
许妙玲,女,讲师,毕业于暨南大学的国民经济学专业,2020-2024年 历届全国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获得两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2021-2024年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获得一次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
张勇,男,讲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担任过《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在《金融经济》和《对外经贸》等刊物上分别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主持了一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参与了多项省级和市级课题,参与编写了教材《资本市场运作》,同时参加了跨境电子商务新专业申报等工作,荣获学生票选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称号。在学科竞赛中也有优异表现,带领学生在第七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春季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中获得优秀项目奖。
武志勇,男,助教,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广州华商学院数字经济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超级传播的路径扩散机制与环境威胁风险评估研究”、国家发改委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点专项“福州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公共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常规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与广东实践研究”、广州市科技局“2022年度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揭榜挂帅项目”、泉州市政府课题“泉州市电子商务业态专题调研项目”等2项国家、2项省部级以及多项市厅级等课题研究。
Aneela,female,Ph.D./Doctoral Economics Th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Ph.D., 2019-2023;Bes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ward TAETEA Organization 2021 and 2022 Travel grant for Ph.D;Studies (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Pakistan);Certificate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Science Education;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judging the English competition;Certificate of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training;Selected for a Laptop from The Prime Minister of Pakistan on a merit basis;Participated in International culture festival as a representative of Pakistani Culture;Certificate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economics & social science.
赵若淇,女,硕士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保险专业。研究方向聚焦社会保障政策、多维贫困测度及医疗保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SCI Q1期刊《Cities》(IF 6.0)发表研究论文一篇,参与国家统计局、广东省哲社等5项省部级课题。注重实证研究与政策实践结合,同时活跃于跨学科协作。
廖继勇,男,广州华商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客座教授。现任蓝源投资集团高级合伙人、蓝源资本湾区总部董事长、海口蓝源创新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产业专委会执行主任、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组专家、广东财经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广州华商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华商学院湾区数字化转型中心联席主任等职。曾担任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中心副主任、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副院长、广西林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陕西神木兰炭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及多地地方政府顾问和产业数字化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或主持众陶联、众车联、众农联、兰炭联等国内知名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在产业互联网行业领域从业八年,是产业互联网领域的资深研究者和实践者。
曾昱,男,硕士毕业于雷克瑟姆格林多大学(英国)MBA,广州华商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客座教授。在2019年6月-2022年6月,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产业智联中心总监;2019年8月-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成员;2020年7月-2021年7月,陕西省神木市兰炭数字化转型工作组成员;2020年9月-2022年3月,东莞众茶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以产业链中观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字科技和金融资本为手段,致力于帮助政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与财政资金直接投资体系;帮助行业提供产业链整合与供应链变革的行业药方;帮助企业提供人才资本与家族传承的解决方案。至今已推动打造众美联、众陶联、众车联等一批中国“众字辈”系列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

为贯彻教育部和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相关要求,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供需对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数字经济专业领导及教师积极走进企业,走近高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院长助理石立副教授、赵慧琴副教授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座谈交流

院长助理石立副教授、赵慧琴副教授在西南财大天府学院的老师们座谈交流
数字经贸学院教师参加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数智化转型发展研讨会

我国产业互联网主流模式比较分析座谈会

数字经贸教师团队走访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及教师们参加广东省数字经济专业高质量发展与产教融合研讨会

数字经贸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研讨会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及教师们走访广东省鸿泰供应链有限公司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及教师们走访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与用友有道企业人员座谈会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与蓝源资本企业总裁座谈会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到京东方调研

数字经贸学院领导到北京东方雨虹企业调研

院长助理兼数字经济系主任赵慧琴到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菜鸟驿站调研

秉承"产教科创融合育人"的前瞻教育理念,立足数字经济产业变革前沿,构建"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双向循环生态,数字经济专业多次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实地感知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生产及运营管理模式的变迁,深刻体会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3月19日走进东莞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3月26日走进清远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商科发展需求,系统掌握经济学、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向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核心领域和产业数字化方面相关内容领域扩展的能力,富有进取心、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经济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技术产业部门等从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附录:数字经济专业教师在近3年的获奖及学术研究成果等情况。
本专业教师近3年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情况 |
序号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年度 |
1 |
202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项目评选 |
特等奖 |
数据处理技术技术与SPSS |
赵慧琴 |
2024 |
2 |
第五届全国数字贸易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 |
二等奖 |
跨境数字品牌出海模拟沙盘比赛 |
彭珍 |
2024 |
3 |
第四届全国数字贸易技能大赛 |
三等奖 |
外经贸单证赛 |
彭珍 |
2024 |
4 |
第五届全国数字贸易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 |
一等奖 |
跨境数字品牌出海模拟沙盘比赛 |
许妙玲 |
2023 |
5 |
第四届全国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 |
二等奖 |
跨境电商运营模拟沙盘比赛 |
许妙玲 |
2022 |
本专业教师近3年主要科研(含鉴定)成果 |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姓 名 |
署名次序 |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时间 |
1 |
南沙自贸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
李广明 |
1/3 |
《南沙自贸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暨南大学、2022 |
2 |
南沙区健康医疗产业扶持政策决策咨询报告 |
李广明 |
1/3 |
《南沙区健康医疗产业扶持政策决策咨询报告》、暨南大学、2022 |
本专业教师近3年有代表性的转化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 |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姓 名 |
署名次序 |
纳单位、时间及社会、经济效益 |
1 |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小微企业信贷策略的研究 |
赵慧琴 |
1/6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2年 |
2 |
“碳”索未来——基于广州高 校“双碳”知识科普和“双碳”教育创新的探索 |
赵慧琴 |
1/10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绿美广东专项赛二等奖,2023 |
3 |
蔚榄纯青--一种乌榄叶纯露及其制备的美容液 |
赵慧琴 |
3/12 |
共青团广东省委办公室,2023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
本专业教师近3年发表的学术文章(含出版专著、教材) |
序号 |
名 称 |
姓 名(注次序) |
时间 |
刊物、会议名称或出版单位 |
1 |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sustainab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big data analytics |
Aneela Qadir(1) |
2024.07 |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
2 |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Carbon Reduction—Experi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
杜宇霞(1) |
2024.09 |
IEEE access |
3 |
An Evaluation of Uni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mong Farming and Non-Farming Community |
Aneela Qadir(1) |
2023.01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4 |
Low-Quality Integrated Circuits Image Verification Based on Low-Rank Subspace Clustering with High-Frequency Texture Components |
彭斌(通讯作者) |
2022.12 |
Applied Science |
5 |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
张百珍(1) |
2022.07 |
金融与经济 |
6 |
Research on the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products exported form Guangdong Province—an input-output model analysis |
杜宇霞(1) |
2022.03 |
PLOS ONE |
7 |
数字化转型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 |
张百珍(1) |
2022.06 |
产经评论 |
8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效应评估——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与生态环境治理视角 |
姚顺波(通讯作者) |
2024.12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9 |
统计学 |
赵慧琴(副主编) |
2023.05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10 |
广州市增城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
马林 |
2024.10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本专业教师近3年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经费(万元) |
姓名 |
承担工作 |
1 |
广州加快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研究:基于跨境服务贸易的视角 |
广州市社科规划办 |
2023.06-2025.06 |
3 |
李广明 |
课题研究 |
2 |
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环境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交互作用研究 |
2019年教育部重大招标子课题 |
2019.8-2024.12 |
10 |
马林 |
课题研究 |
3 |
数字经济驱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实现路径研究 |
广东高校认定类项目 |
2021.09-2023.12 |
3 |
张百珍 |
课题研究 |
4 |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在提升学生学科竞赛水平中的作用研究 |
广东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
2018.04-2022.12 |
4 |
赵慧琴 |
课题研究 |
5 |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广东外向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基于适应性创新的视角 |
校级项目 |
2023.02-2026.02 |
20 |
李广明 |
课题研究 |
6 |
区域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
校级科研团队 |
2021.09-2024.07 |
30 |
马林 |
课题研究 |
7 |
Achieving sustainable green rural development via eco-innovation and green digitalization |
校内导师制项目 |
2023.09-2026.09 |
9 |
Aneela Qadir |
课题研究 |
8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 |
校内导师制项目 |
2024.01-2026.01 |
12 |
杜宇霞 |
课题研究 |
9 |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
2023年青年学术科研项目 |
2023.10-2025.10 |
1 |
董文晋 |
课题研究 |
10 |
广东省数字产业发展 |
校级科研团队 |
2024.09-2026.07 |
20 |
马林 |
课题研究 |
本专业教师近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序号 |
课题编号 |
课 题 名 称 |
来源 |
启讫时间 |
负责人 |
承 担 工 作 |
1 |
HS2020ZLGC18 |
数据处理技术与SPSS |
省级一流线下课程 |
2018- 2022 |
赵慧琴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
2 |
HS2018CXQX03 |
“多元培养模式”在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
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2018- 2022 |
张百珍 |
项目建设、项目结题等 |
3 |
HS2024SFZY03) |
数字经济专业 |
广州华商学院2024年示范专业项目 |
2024-2026 |
李广明 |
专业建设、项目结题等 |
4 |
HS2023SX20 |
经贸类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以广州华商学院经贸学院数字化转型为例 |
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2023- 2026 |
李广明 |
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等 |
5 |
HS2023ZLGC20 |
广州华商数字经贸产业学院 |
“校级质量工程”现代产业学院 |
2023- 2026 |
李广明 |
项目建设、项目结题等 |
6 |
HS2023ZLGC18 |
珠江钢琴“基地+平台”一站式科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
“校级质量工程”产科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
2023- 2025 |
赵慧琴 |
项目建设、项目结题等 |
7 |
HS2021KCSZ45 |
校级课程思政试点专业-国际商务 |
华商学院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 |
2021- 2024 |
李广明 |
专业建设、项目结题等 |
8 |
HS2023ZLGC10 |
经济学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 |
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一流课程 |
2023- 2026 |
杜宇霞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
9 |
HSRHKC2024112 |
微观经济学思政融合课程 |
融合课程 |
2024- 2026 |
许妙玲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
10 |
HS2024ZLGC35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研室 |
课程教研室 |
2024- 2026 |
赵慧琴 |
项目建设、项目结题 |
11 |
HS2023ZLGC38 |
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 |
“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
2023- 2025 |
许妙玲 |
项目建设、项目结题等 |
12 |
HS2023ZLGC36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为例 |
“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
2023- 2025 |
彭珍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
13 |
HSRHTS2025050 |
2025年《数字贸易》数智融合项目 |
学校数智融合课程 |
2025- 2025 |
彭珍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
14 |
HS2025AIJG09 |
数字经济学 |
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专项立项 |
2025- 2026 |
赵慧琴 |
课程建设、项目结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