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贸前沿,数字经贸学院与广州工商学院交流共谋发展
2025年4月24日下午,广州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行在专业负责人潘银坪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数字经贸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数字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韩丽姝,国际商学系系主任唐清萍、副主任刘宁宁及国际商学系教师代表黄丽霞、周玲、陈婷、胡文耀等热情接待了广州工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家团队,双方就本科合格评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科合格评估经验分享
在本科合格评估方面,广州工商学院根据自身本科评估经验详细介绍了评估工作的整体流程、关键指标以及在准备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从评估指标体系的解读,到各类支撑材料的整理与完善,再到如何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参会老师们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双方在互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为我院在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人才培养方案交流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国际商学系系主任介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包括市场需求调研、行业专家论证、课程体系构建等环节。重点阐述了如何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还介绍了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广州工商学院的老师们也分享了他们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思路和做法,双方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双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校介绍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如何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学生实习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环境和企业项目。同时,还分享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工商学院的老师们也分享了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双方在交流中不断拓展思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交流学习活动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交流,双方不仅分享了在本科合格评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未来,数字经贸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